浅议《放网游一马?救孩子一命?》

时间:2012-06-07 21:50:20    来源:   

6月11日,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发了一篇名为《放网游一马?救孩子一命?》的时评文章。通读全文,能感受作者朽木先生热血澎湃的思想激情,也能体察到朽木先生忧国忧民的拳拳爱心。但是朽木先生的激情占据了自己的理性,讽刺心理剥夺了不该失去的宽容,犀利的笔锋没能掩盖观点的偏颇,管中窥豹的论据缺乏建设性意见的支撑。在此浅议一下对该文的看法,是为交流。

先看该文第一段的设问句式,为文章定出来的一个基调。“要钱,还是要孩子?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考你,相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选择前者的尴尬、无奈和悲哀。”,没理解错的话,朽木先生是用这段话,来铺垫印证自己的观点,为救孩子一命,不要放网游一马。言下之意就是恨不得把所有的网游运营关闭掉,这样孩子的生命就有了安全保障。我要说朽木先生忘记了还有一种最有力的回答:我们不但要钱,而且也要孩子。钱和孩子我们都要。

网游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业态,是大家公认的第九艺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可以不提,网游为社会缓解的就业压力以及取得的业绩都可以不谈,对于网游引发的社会问题,正像朽木先生文中所说:“这是一个新话题,也是一个老话题了,即,对坑孩子害孩子甚至会致孩子死亡的网络游戏我们怎么办?”,无论是新话题还是老话题,我们是否需要有一个新思维,理性地看待网游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网游中的“黄毒赌”不健康现象是网游产业发展的沉渣,是产业发展的羁绊,随着整顿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活动和网游监管力度的加大,也在逐渐改变,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久也会对游戏进行分级管理。这些朽木先生不能视而不见,至于“对坑孩子害孩子甚至会致孩子死亡的网络游戏我们怎么办?”的发问,问的好,少部分游戏含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就应该取缔整治。但大多数网游在开发的内容中和系统的设计里,包括运营的过程都在强化着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追求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提供给网民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还有一些帮助孩子学习的教育游戏产品也在不断涌现。放网游一马吗?

孩子沉迷网络需要全社会来关注。除了少部分网游的“黄毒赌”以外,那么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孩子们的权力在哪里?家长的监管又在哪里?我们学校教育引导又在哪里?许多不负责任的因素,造成了孩子沉迷网络和走向犯罪的问题,又让少数人不负责任地把罪恶推给了网络游戏,视网游为洪水猛兽,打压叫停不绝于耳,那么汽车每年造成的交通意外伤亡人数很多,是不是应该把汽车制造厂给关闭了呢?

前段时间,众多媒体对“网瘾”问题展开过讨论。把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检验的“网瘾”再次曝了光。现在,朽木先生在文中把陶宏开、张春良等抬了出来,“说它是新问题,是因为这网游是新一代的问题、新时代的问题;说是老问题,是因为关于网游害人的话题已经说得太多太多,陶宏开、张春良等志士仁人多年来坚持不懈大声疾呼。”,本人想请教朽木先生,这些“志士仁人”是否也包括“网戒中心”和“网戒学校”的创办人?他们大声疾呼,他们赤膊上阵,他们大刀阔斧向网游开炮,与朽木先生一样不懂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化,更不懂网络时代的经济发展规律。既然呼吁喊号了几年,也早该拿出点令天下人信服的学术见地和研究成果,谁人看见?激情饱满只停留于表面现象,耸人听闻生发浮浅偏颇的观点,只能使人摇头遗憾。

网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问题,救孩子一命?那就因噎废食吗?可朽木先生的棒子是打向整个网游产业,讽讥游戏产业界的企业家和政协委员,意指网游公司所在地政府官员,那就大可不必。因国家对游戏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根本上说就重视不够,网游业正像缺乏父母呵护的孩子,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练就了一身抗风寒的肌体,所以在国际经济的寒冬能坚挺地带动关联产业,逆势增长。

对于网络环境的净化,应该综合治理,打防并举,建立长效机制。“堵”不如“疏”,这是网络文化监管的有效手段。只有更多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内容充斥网络及网游的“源头”,正本清源,网络和网游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未成人网络行为的健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网游一马?

网游产业发展的问题,也像国家改革开放存在的问题一样,有发展的缺陷和探索的失误,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了吗?

总之,网游和孩子,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文/薛建英)

关注游戏产业 关注52PK游戏产业频道

>相关新闻:

放网游一马?救孩子一命?

  • 一键分享到:
2000多名玩家正在玩下面的网页游戏 更多
热门导读 更多
时间 游戏名称 状态 相关
今天9点 古剑奇侠 双线468服 火爆开启
今天10点 武易 双线168服 火爆开启
今天10点 凡人修真2 双线336服 火爆开启
今天11点 七杀 双线4服 火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