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易代理的《魔兽世界》还在出于迷茫观望期的时候;
当盛大高调娱乐娱乐布局基本完成,宣称网络迪斯尼初具规模的时候;
当三联生活周刊一篇文章《商业:口红效应的网游出口潮》里狠狠的表扬完美国际的出口策略以及进军影视市场的时候;
当史玉柱高调绿色征途,并且准备联合盛大腾讯金山运营的时候;
大洋彼岸的一则新闻让这些赚钱赚到手软的中国游戏厂商优异表现彷佛成了马戏团小丑一般,我们不是嘲讽国内的游戏厂商,只是目前国内游戏厂商们多数都还是沉迷与往日的成功中,凭借中国海量的游戏玩家造就的一个又一个游戏金元帝国,近十年来几乎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彷佛还在原地踏步般的重复往昔的旧路。
“暴雪上周五表示,视频游戏《使命召唤》的全球销售额已经突破30亿美元大关。自从2003年发布至今,《使命召唤》系列游戏共计销售了5500万套。
刚刚发布了该系列的第六款游戏《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并一举突破30亿美元大关。据估计,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上市前五天的销售额便达到约5.5亿美元。仅在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该游戏第一天的销量便达到470万套。”
对比一下国内最大的游戏厂商盛大的第三季度财报:
第三季度净营收为人民币13.829亿元(约合2.025亿美元)。
数字对比可能不能够说明太多问题,但是暴雪一款单机游戏的全球发行量几乎相当于国内游戏运营厂商全年的总收入?
这是不是应该让一贯很容易就赚到大钱的盛大感觉到汗颜?
感觉到汗颜的可能不光是盛大,还有诸多国内的游戏厂商。
相对比欧美PC游戏产业,国内的游戏发展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
国内的游戏玩家,很少经历过单机游戏的时代,基本上大多数的玩家都是03年之后直接进入到网络游戏时代,《千年》《石器时代》《奇迹》《天堂》《魔兽》等等网络游戏成了国内游戏产业黄金时代的关键词——
尤其是《传奇》系列游戏,不仅打破了网络游戏三年生命力的周期,直到现在还为盛大提供了近半的利润;就比如《魔兽》,因为审核以及网瘾等等问题,更是将全社会的目光都聚集在游戏产业的发展上面来。
国内的游戏玩家,基本上也是吃了各国的洋快餐迅速进入到了网络游戏的黄金时代:
1, 日系游戏:典型就是《石器时代》,日系游戏曾经占据过中国市场,只是在泡菜袭来之后基本上就崩溃了;
2, 台湾游戏:三国志系列游戏应该是台湾游戏最成功的代表作吧。
3, 欧美游戏:欧美游戏曾经是单机游戏玩家们的最爱,魔兽之前,网络游戏欧美鲜有成功的,但是魔兽直接改变了韩国泡菜一统中国网游市场的格局。
4, 韩国泡菜:国内游戏厂商的基本套路就是代理韩国泡菜游戏,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背靠中国市场,韩国游戏厂商们的幸福生活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代理制,造就了中国多数的网游厂商,也让自主研究民族游戏的厂商历尽坎坷。
目前比较知名的自主游戏为主的游戏厂商,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不多:网易 搜狐 金山 完美时空 巨人等等。
多数都是以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打造的网游,神化系和武侠系是主流。
应该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网易依靠大话西游系列可以成为门户中最赚钱的一个,搜狐依靠武侠系游戏分拆上市成功,金山也摆脱了软件不赚钱的尴尬,史玉柱更是借此成功再次进入互联网行业——
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可是,可是,真的缺了一些什么?
比如从传媒的报导中来看,人们好像关注的不是游戏的本质,而是一些外在的东西。
媒体热衷于报道盛大的平台化,腾讯的用户基数,史玉柱的营销模式,搜狐的门户游戏等等——
浮躁的传媒忽略了最最本质的游戏的品质,这才是游戏的内核。
国外一些游戏游戏制造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境界似乎在国内很难存在,国内诸多的游戏厂商基本上是今儿发布游戏制造消息,三月后就想上市销售。
《诛仙》《武林外传》等等网游就是如此出炉的,表面上借助原来作品的人气可以吸引一部分玩家的关注,但是长远来看,很难有真正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出现——
国内游戏原创痴迷改编的现状,和国外游戏厂商自我创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外也并不是没有改编游戏,但是鲜见成功的案例;反而将游戏改编成电影,成功案例颇多。
这或许是东西方思维不同造成的吧。
暂时成功之后的国外游戏厂商们的选择也大多相同。
盛大就是平台化,网易原创乏力后也选择代理,巨人自征途后增长乏力——
极端的案例是九城,离开代理魔兽后几乎一蹶不振,能否起死回生的希望也全部寄托在下一个代理的游戏上面。
杯具吗?
一点都杯具,乐观点说,这是成长的烦恼。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媒体们似乎津津乐道的是资本的力量,关注的是收购,关注的是所谓打造全产业链——
而游戏厂商们似乎也乐此不疲,盛大完美时空都是表率,用网络游戏赚来的钱用来投入到网络文学投入到影视投入到视频等等领域。
看起来很美好,财报上面很好看;
看起来没美妙,产业越做越大——
一切真的这么美好吗?这难道就是游戏产业的中国特色吗?
当我们还在赞美盛大可能将文学-游戏-影视打造成生态链的时候;
暴雪已经继单机游戏、网游后,又在视频游戏领域制造了新的奇迹——
一个是资本通吃,一个是专吃游戏,哪个看起来更美好?
为什么诸如暴雪al等等世界级游戏厂商没有走所谓“全娱乐”路线?
答案或许只有中国游戏厂商们才能够回答。
中国游戏产业离世界有多远?
参考一下动漫产业的差距或许能够有一些答案。
中国游戏产业如果能够,
更专注;
更专业;
更热爱;
更自信;
更能够坚守寂寞…….
或许我们和世界水平会更近一些。
中国游戏离世界水平有多远?
答案应该是游戏厂商和游戏玩家共同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