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新思维:“网游+电影”模式

时间:2012-06-07 06:47:19    来源:   

“电影行业跟网游结合才能做大。”

2009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第二天,IDG全球高级副总裁熊晓鸽表示,他希望同国内网络游戏公司合作拍摄电影。

之前熊晓鸽投资了电影《高考1977》。显然,今天的论述,不是兴趣的延续,而是对产业趋势的理解。

首先是一个简单的投资逻辑,正如熊晓鸽所说的,“网游企业手里都有钱”。

可能是市场变化太快了,现在技术型企业往往持有大量现金,当然,现金本身不会产生回报,投资一些债券也可以,但或者有些消极了。

同时电影业可能处于增长趋势中。何以见得?海外的电影票房同明星联系,国内则是导演,这意味国内电影业仍然是一个小众的领域,对应绝不便宜的票价。

国内电影票房2008年为43亿元,不过2003年不到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

今后会强调,明星、类型电影,票房也不应局限于少数城市。那么这一发展趋势,同网络游戏的市场渗透有类似的地方。

“年底了,让观众看着乐和乐和,如果90后的观众都笑了,我就算成功了。”这不是熊晓鸽说的,这是张艺谋在《三枪拍案惊奇》上映前说的。

目前的电影受众应该理解为,覆盖广泛,但是也偏向一些年轻人,那么这同网络游戏的受众有一定的重合性。

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大概已经不能将网络游戏业务视为“蓝海”,产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并且仍然不断有新的加入者。包括处于商业模式探索阶段的SNS。

只有少数新游戏脱颖而出。而玩家面对众多的选择显得不知所以然。即使对于史玉柱这样,本身喜好游戏,也有足够资金的游戏大佬来说,增长也变得可遇不可求。

网络游戏的特征是,如果在一开始就获得足够多玩家的青睐,那么他们会带来更多的同好,此后就是正循环,网游企业也会加大投入,也可能这是一款热门十年的游戏,比如说盛大的《传奇》。问题在于,如何在一开始,就受到青睐。

转身来看电影,就会发现,几乎就是注意力的宠儿。

在电影的拍摄期,就有众多娱乐记者,不记报酬,自带干粮,到拍摄地点探班。围绕电影的一切,明星、剧本、花絮,都是他们所关注的。

这种关注,基于参演明星的知名度,会延续很长时间。而到影票上映的时候,将达到顶点,虽然制作公司显然要助推一把宣传。但是数亿元的票房,意味数周内有上千万人为此买单。

现在已经不是一期《大众电影》可以发行数百万册的时候了。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而电影是少数让人们的注意力聚焦的事物。

“网游+电影”更关键的方面是,可以将一些游戏的元素溶入到电影,或者相反,将电影的元素融入到游戏。或者是角色,或者是场景,或者是故事,也可能是以上的综合。

即使对于热门网络游戏来说,也需要对内容再包装,以使品牌得以固化。

一次完美的实践应该是这样的:一部明星荟萃的电影在拍摄期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当上映的时候,众多年轻人走进了电影院。

投资电影的网游企业,从票房中获得了最初的收入。然后,受电影气氛感染的人们,开始在网络游戏中延续这一体验。

网络游戏带来了持续的回报。到升级资料片的时候,游戏玩家决定先看看电影续集再说。

电影带来了新的关注者,现在玩家就可以同他观看了电影的朋友聊一聊了,告诉他故事演绎的来去脉。

“电影行业跟网游结合才能做大。”是基于电影业角度来说的,那么这里的关键是衍生业务。

实际上,国内电影产业,在票房之外的收入十分有限。可能仅仅局限于一些贴片和植入广告。既然这块业务有限,也谈不上经验了。

现在已经不需要电影从业人员自己去摸索了。网络游戏本身就是理想的衍生业务。另一方面,在诸如周边产品开发方面,网络游戏从业人员已经积累了更多经验。

熊晓鸽是一个著名的投资人,之前的工作是帮助创业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最后上市或者被并购,以实现退出。

现在他显然是引入了新思维。由于对电影公司,或者网络游戏公司来说,产业上下游的业务是非常熟悉的,而涉及跨媒体的业务,则需要更多支持。熊晓鸽们将体现对应的附加值。

“网游+电影”,将成为娱乐业跨媒体实践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一键分享到:
2000多名玩家正在玩下面的网页游戏 更多
热门导读 更多
时间 游戏名称 状态 相关
今天9点 古剑奇侠 双线468服 火爆开启
今天10点 武易 双线168服 火爆开启
今天10点 凡人修真2 双线336服 火爆开启
今天11点 七杀 双线4服 火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