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揪心,足球。什么运动最揪心,中国足球。和中国足球一样,在消费者眼里同样臭名昭著的,现在又添了一个中国网游。
近几年的网游正在承受高速发展后带来的一系列诟病,有人比喻像臭豆腐一样,运营商吃起来香,玩家闻起来臭。即使如此,玩家还是对它又爱又恨。就在一点点蚕食10年培育的市场后,国产网游赢得了中国足球式的美誉。
同根
游戏不是人们的实用活动,而是人们的娱乐方式。这点上,竞技体育和智力游戏,没有本质的区别。
似乎游戏的对立面就是工作,游戏的目的在与过程,工作的目的在与结果。当你全身心投入一项游戏中去,你在乎的是这个过程。当然,也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反之,如果将游戏当成一项工作投入的话,就像中国足球一样,不是在享受,而是在求功利。所以,从出发点来看他们是相同的。
在中国,面子上非常强调足球文化,里子里确根本谈不上。舍本逐末的方式,一开始就南辕北辙。因为文化本身就是游戏的方式产生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游戏着的。中国的网游似乎也都是标榜着有这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从四大名著,历史典籍,到神话传说等都被搬到了游戏里。不管植入的巧妙与否,它和足球一样,从诞生之时,就强调自己每个毛孔里都散发的文化的气息。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是足球和网游共有的,那就是主力人群——青少年
无疑,青少年比成人更需要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的天性。而就在被舆论妖魔化的游戏背后,一些孩子被冠上了“网瘾”、“精神异常”等其难杂症的称号。讽刺的是,足球亦是如此。中国青少年队的成绩不错,到了成人时就不行了。与游戏一样,这些本该享受游戏的年代,被功利性的东西束缚了,使得他们未老先衰。从根本上来说,也都是行业环境的问题。
不过在如何妖魔化网游,用席勒的一句话来阐述,“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放这会更加合理。
症结
若中国足球的问题是小问题的话,那其它问题将都不是问题。
社会学家郑也夫曾说,“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出在技术,而是在与整个足球的体制。”中国足球需要完成体制上的转型才能真正的走上职业化的道路。除此之外,还需依托良好的行业环境。否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在这点上,中国网游业也有这类似的毛病。
国产网游不乏精品,甚至从技术上来说,一些网游堪可以叫板魔兽世界这样的精品。然而这些游戏为何没有像魔兽那样大红大紫呢?这和整个网游行业环境有这藕断丝连的关系。这需要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进行配合,必须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恰恰就是这个决心,在中国包含的太多的暧昧。
通常一款网游在国内的研发周期不会太久,少则一年半载,多则2-3年。当然也有一些精益求精的企业号称几年磨一剑。毕竟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雄厚的人力投入,还有一颗虔诚的心。这种快餐式网游被产出后,匆匆的推向市场。经过包装,不仅魔兽而且暗黑,不仅陪聊而且激情。有一家企业投机取巧成功了,其他企业纷纷效仿。以致新进的小公司,就在整天琢磨怎么抢去市面上某某成功网游的玩家,而不是琢磨自己到底要做一款什么样的网游?
长此以往,市场上泛滥的,到处是长的很像玩的更像的游戏。你要说特点吧,就是没有特点。玩家在这种环境下压抑太久,时间长了,就会扭曲。如同中国足球一样,他们看不到未来。
在这个最需要合理规范,有序竞争的产业里,没有一个好的机制去约束它,也没有一个好的体制健全它。玩家的精力放在了游戏外,企业的精力放在了产品外,政府的精力放在了引导外。几乎都没有放在正事上。
治标不治本,何来会健康?
重生
2010年的中国足球地震了。上至足协官员,下至球员,都被打黑风暴笼罩着。中国足球正经历着一个痛苦时期,没有了球迷的掌声,更失去了球迷的信任。让本来前途不明的中国足球,雪上加霜。和中国足球一样,网游行业也面临着涅槃重生。
2010年的中国网游,也正面临高速发展后的颓势。裁员,行业挖角,产品疲软,创新不足等毛病如顽疾般缠着网游。一时,业内有人感叹“网游的黄金增长期已过,它不在是座金矿。”
就在一年一度的游戏产业年会上,游戏界的大佬们纷纷提出了2011年的战略。
不幸的是,他们还是选择了和以往相同的思路。总结起来,二个方面。一个是对内,一个是对外。对内,调整产品运营思路。对外,积极鼓励产品走出去,海外淘金。幸运的是,他们开始扩大视野将目光抛向了移动互联网。暂不论这种选择对错,起码是种创新,是一种原有模式的突破,更是种对机遇的挑战。实质上,很少有大佬们提及如何突破游戏品质,如何建立有序的游戏规则,如何打造良性的游戏环境。相比这些,大佬们更爱各扫门前雪。
最新的一则报道称,暴雪依赖的韩国游戏市场份额已大幅下跌,新上市的大灾变在网吧里很少有玩家在玩。看来,那些立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游戏企业该冷静下。这么多年的海外路,走了有多远,走的有多苦。若视越南,老挝这样的游戏并不发达国家为出口重地,那可以勉强的骄傲下。不过,如今越南开始禁止夜间玩网游了。
伟大的战略,那还剩下什么?有人会说,移动互联网。因为,人们对他正方心未艾。
于是,第一批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游戏企业诞生了。以盛大,网龙,九城为代表。其中九城的决心似乎最大。业绩不佳,股票低迷,促使九城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由公司副总裁沈国定亲自组队,成立无线事业部。经过一系列高调之后,似乎并没有看出来端倪。或许,项目还在慢慢孵化。
在这泼盆冷水,如果移动互联网不是游戏的那道菜?请问,游戏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