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不要脸了,黑完孩子的钱不算,还去黑大人纳税的钱。”对于这几天爆出的“网游厂商获取政府巨额补贴”一事,网上已经吵翻了天,比起其他尚可远观的热门话题,这次,事情真的逼到他们家里来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小孩沉迷网游已经够让他们头疼了,一回头居然发现,自己交的税还被政府拿去补贴网游厂商了,这叫什么事儿?
一边是政府、专家叫嚣着青少年必须“戒网瘾”,一边是政府花大钱补贴网游厂商开发网游,个中矛盾到底何在?目前,政府部门和企业均未露面解释,倒是一些热心的专家帮忙开脱说,这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为了扶持新兴产业所作的努力,国内网游产业相比国外差距很大,需要一些行政干预的措施提升国产网游的竞争力。

网瘾(52pk游戏网配图)
不过,这一说法漏洞很大,如一些行业人士指出的,目前国内网游行业同质化极其严重,根本就是过剩的状态,纯粹的资金补贴只能导致更严重的泡沫而已,“当然,前提是这笔钱真花在了研发游戏、技术创新上。”
实际上,从补贴款的使用上看,这些公司还真没多少技术创新的举动,很多都花在了极其初级的购买硬件设备上,这显然不符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这大概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国产游戏产业被补贴了十多年,至今还是需要补贴,而且在各大游戏论坛中,基本逃不出“垃圾中的战斗圾”、“宇宙第一坑爹”等等“美誉”。
实际上,最让人关注的尚不止是补贴名目的问题,还有补贴款使用上的监管和效果上的评估。以被曝光的几家公司为例,其拿着补贴开发出来的游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地位、是否达到了预期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该如何改进乃至追究责任?这些无人回答。
而且,有这种问题的显然不只是网游公司,恐怕在其他产业中也是如此。中国有句古话,钱掉水里得砸出个响儿,老百姓把真金白银交上去,管钱的人和花钱的人真是应该负责弄出有含金量的响动来。